371倾粮相赠
371 倾粮相赠 “皇上,安宁县主来了。”李公公看了看门口从容而来的蔡茵怡,低着头小声的提醒朱天辉。 “哦?”听到李公公说蔡茵怡来了,朱天辉放下了朱笔,饶有兴趣的抬起了头,看着款款走来的蔡茵怡。 “参见皇上。”蔡茵怡和鬼魉停在了龙案前,十步之遥的位置,躬身行礼。 “免礼。”朱天辉伸了伸手,示意他们起身。然后意味不明的开口,“安宁,你倒是比你哥哥聪明不少。” “皇上谬赞了,哥哥只是关心则乱,所以才会病急乱投医而已。安宁只是小女子,国家大事轮不到安宁来关心,安宁只关心能不能吃饱穿暖。”蔡茵怡闻言心里一紧,脸上却的笑意却更柔和,让朱天辉挑不出刺儿来。 朱天辉也不是真的怀疑蔡茵怡什么,只是突然有感而发的而已,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她的满身防备,倒是对她刚刚所说的两种新鲜的粮食,比较好奇。他知道,她是从小在庄子长大的,而且当初和清县的瘟疫,还有后来改善的农耕农具,她也是除了不少力的,兴许正如她所言,真的能够解了暂时的燃眉之急呢。 “安宁太谦虚了,像安宁这样的女子,时间可是少有。”朱天辉笑了笑,“对了,你刚刚说,你带了两种新鲜的粮食过来,快给朕瞧瞧。” “是。”蔡茵怡点头,从鬼魉手里接过了食盒,将里面的样品和菜色,一一摆了出来,然后再开口仔细的解释道:“皇上,这个褐色的,看起来像是土疙瘩的食物叫做土豆,可以作为主粮,也可以做菜,一年三茬,产量很高,种植条件也不严苛。旁边这个金黄色的,满满当当的果实粒子的叫玉米,是主粮,也可以做菜,一年两茬,产量也相当高。” “这边是纯粹水煮的玉米棒子,还有这一道是玉米排骨汤。旁边的是土豆粥和酸辣土豆丝,两种食物各主食一道,入菜一道,请皇上先尝尝,咱们再说其他的。当然,这两种食物还可以坐其他各种各样的吃食,皇上若是喜欢,安宁以后也可以做给皇上吃的。” 因为打算用这两种粮食来求万千百姓的性命,所以蔡茵怡尽量将这两种食物的用途,美化和扩大化。 “好。”朱天辉看着眼前摆着的,两种奇奇怪怪的食物,又看了看旁边四道,色香味俱全的食物,心里满满的都是好奇。 李公公闻言,利落的拿出一个小碟子和银筷子,将每一盘中的菜色拨出来一点点,自己先试吃过,确认没有问题之后,才将另外一双干净的筷子递给了朱天辉。 因为已经快要到用晚膳的时间了,恰逢朱天辉有些饿了,先每一种都尝了一些,发现味道还不错之后,便干脆放开了吃,除了那一个水煮玉米,当众啃起来有些奇怪之外,其他的三道,都被他吃的差不多了。 放下筷子之后,朱天辉抬眸看着蔡茵怡,好奇的问道:“安宁,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可以吃的?” 朱天辉自小熟读天下书籍,甚至很多古籍都有涉猎,但是却没有见过这两种粮食,所以难免惊异好奇。 “皇上莫不是忘了,安宁可是在乡下庄子长大的,即便甚少出门,这些东西还是见过的。听说这两种粮食,是一个农家小姑娘,因为家境贫寒,所以在山中找到的吃食。原本这些东西因为没人见过,也没人吃过,很少有人敢吃,那小姑娘家连米都买不起了,所以不得已,才吃这些东西,没想到吃了之后,发现味道还挺好吃的,所以就自己种了起来。” “这两种粮食只有小姑娘所在的村子,还有附近的县镇才会种,还没有在南龙国得到普及,所以皇上没见过。安宁曾吃过一回,觉得好吃,就在那附近买了好些底,专门种这两种粮食,若是皇上觉得可行,安宁愿意将自己所种的粮食,甚至出面将那庄子附近,种植的这两种粮食,全都买回来,无偿捐赠给奎?城。” 蔡茵怡将这些东西,编了一个合理的故事,再顺理成章的送了出来,这样,即便皇上派人去查,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。 毕竟,如今不止甘露村一个地方种玉米和土豆,而和清县那边,也不知道土豆和玉米是她蔡茵怡发现的。 “那你手中有多少这种粮食?”听到她愿意将粮食捐赠出来,朱天辉有些讶异,但是却没有多大的激动,即便她愿意捐赠,凭她一个女子,他也不相信会有多少粮食,所以不抱多大希望。 但是身为一个女子,有如此胸襟,的确是难得,恒儿挑中的这个媳妇,着实不错。 “五万担,因为这是两种新鲜粮食和食材,所以原本是打算运到南都,开个米粮铺子的,这会倒正好用上了。只要皇上一声令下,这五万担粮食,就能立刻送到奎?城,支撑五六天 不是问题。后续从庄子那边估计还能收到五万担,必定能在六天之内,再次送到奎?城。” “这样算起来就有十来天的缓冲期,可以向各地调粮,若是还不够,可以向粮商筹粮,向有多余粮食的百姓借粮。” “竟有这么多?”这一次,朱天辉是真的惊吓到了,国库筹备二十万担粮食,尚需要不少的时间,她一下子就承诺,能拿出十万担粮食,虽然这粮食挺奇怪的,但是他刚刚已经尝试过了,的确是可以吃的,这着实让人惊讶不已。 “你确定,这些粮食都要捐出来吗?” 十万担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啊,就这样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。 “自然,原本之前就打算捐出来的,但是恒飞说,就这样拿出这么多粮食来,很容易引人猜忌,所以只好作罢。如今,因为父亲的失误,导致了这么多粮食被人偷换了,想要短时间内再次筹一笔出来,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。”